- +1
文化丨走进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——丽江大东乡
编者按:日前,文化和旅游部公布2021-2023年度“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”名单,云南7地入选。“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”是文化和旅游部设立的文化惠民项目,每3年重新评选一次。2021-2023年度“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”注重入选者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、带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、促进文旅融合、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的作用。
近年来,云南省高度重视民间文化艺术的挖掘、保护和传承工作,通过加强“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”创建,不断培育壮大民间文化品牌,带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,一大批优秀民间艺术精品涌现。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文旅头条融媒体矩阵,共同推出“力挺云南文旅‘国字号’”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系列报道,带大家走进这些充满文化艺术气息的乡土大地。
近日,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命名2021—2023年度“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”的通知,丽江市古城区大东乡凭借纳西族“热美蹉”入选。获得这个国家级称号的大东乡,你了解吗?
丽江市古城区大东乡,下辖大东、白水、建新三个村委会,东与永胜县松坪乡、宁蒗县金棉乡隔金沙江相望,南与古城区金山乡相接,西靠玉龙雪山,北与玉龙县大具、鸣音乡接壤。境内以纳西族为主,还分布有汉、彝、藏等民族。
纳西族关于“热美”的观念,是其意识在民间习俗中的遗存。“热美蹉”男女混唱中音律的模仿,来源于大自然,是一种表现心理的纯粹音乐。“热美蹉”为集体歌舞,参加者少则十余人,多则达百人,不分男女老少,手拉手围绕,按顺时针方向踏歌,边唱边跳,是一种原始的集体歌舞艺术。
近年来,丽江各级主管部门高度重视,并以大东乡“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”建设为契机,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、文化经费投入、重点民族文化保护传承、文艺人才队伍建设四项工作相结合,制定了《大东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系统规划方案》,形成了民族文化特色鲜明、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序传承、群众参与积极性高的文化工作格局。
大东乡通过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总结,形成以基本文化工作开展为基础、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为重点、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为目标的工作思路。在开展“热美蹉”传承保护活动中,始终坚持“定数定补不定人”的原则,制定详细的“热美蹉”传承保护年度计划、传承保护专项资金使用分配方案,建立文化保护专项台账等,在日常传承工作中也非常重视图文资料搜集整理,通过努力,使民族文化得到有序传承。
据了解,自2008年“热美蹉”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,大东乡还进一步加强了对“热美蹉”传承人的培养,目前形成了稳定传承队伍,乡内共设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“热美蹉”保护传承点10个。为了提高传统习俗中“热美蹉”技艺水平,大东乡还组织传承人,带领群众参与民间传统习俗,这也促进了热美蹉的普及推广。
此外,大东乡还根据传承工作实际,结合校园文化发展的特色需求,在青少年群体中传承“热美蹉”,制定了“定点、定教、定学时”的传承思路,在大东完小、建新完小、白水完小3个传承点,开展了一系列传承活动。
据悉,依靠大东乡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“热美蹉”,2011年12月,大东乡被命名为2011—2013年度“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”;2018年10月,大东乡再次被命名为2018—2020年度“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”。
据丽江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下一步,大东乡将在做好“热美蹉”保护传承的同时,积极探索文化产业化发展之路,把文化建设与旅游产业发展有机结合。发挥“热美蹉”的视觉、听觉影响力,挖掘“热美蹉”与大东温泉旅游的契合点,提升文化旅游品质。在大东温泉山庄前广场定期开展传承展演活动,并建立长效机制,将展演活动长效化。同时做好展演活动过程中的图文资料搜集整理,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“热美蹉”传承培训资料库,形成“以展演促传承,以传承促开发”的良好局面。
策划 张敏 李文女
文 木琼晓
图 丽江市文化和旅游局
海报设计 张楠
编辑 童文文
本期责编 张灵洁 李元
审核 马波 刘丽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://renzheng.thepaper.cn。
- 报料热线: 021-962866
- 报料邮箱: news@thepaper.cn
沪ICP备14003370号
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:31120170006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沪B2-2017116
© 2014-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