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
11月22日,有多位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,广东潮州一些商铺关门暂停营业,工厂通知放假休息,引发关注,而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,有网友称是当地要对商户进行检查,商户们为了避免被查,因此才关门拒检。
对此,11月23日,海报新闻记者采访了当地相关部门,工作人员表示,只有个别几家商户,因为自身原因关门停业,不是为了逃避检查,目前都已经正常开业了。(据11月23日海报新闻)
尽管相关部门及时针对公众疑虑作出了澄清,但仍有一些关键问题没能得到解答。
首先,监管部门是否确实安排当天对商户进行突击检查,商户又是否提前知情?如果说,大多数商家都在检查前得到了通知,那么这种检查就失去了“突击”的意义,也难以保证检查到真实存在的问题。毕竟,众所周知,检查当然是越突发,越随机,越能看到商家真实的营业状态,如果检查前商家都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,刻意掩饰长期存在的问题,那么检查的效果就难以保证。
其次,这些因为“自身原因”关门的商户,后续有没有接受相关的、必要的检查,有没有通过接受检查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。如果这些商户确实存在一些不规范的问题,但却因为关门而逃避了检查,那么这种检查就失去了应有的严肃性和震慑力。因此,相关部门应该对这些商户进行追踪检查,确保他们不会因为临时关门停业而逃避监管,从而维护监管执法的公正与权威。也让更多商家真正意识到,关门不做生意,也不能成为逃避监管的“避风港”。
其实店铺临时关门歇业,是非常正常的事情,却在网络上引发广泛的猜测,说明很多人真的认为,商铺关门就可以逃过检查。这种想法,反映出公众对监管部门日常工作认知和信任的不足。也说明现实中,确实有一些商家总是想尽千方百计逃避监管,导致各类安全问题屡禁不绝。这种现象的存在,不仅削弱了监管的有效性,也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。
无论是突击检查,还是常规检查,监管部门对经营者开展检查,本意就是发现并纠正商家在日常运营中可能存在的违规行为,如食品安全、卫生问题、产品质量问题等,致力于保障消费者权益,维护市场的健康有序。如果检查流于形式,或者商家可以轻易逃避,那么检查的意义无疑将大打折扣。
无论有多少商家关门,出于什么原因关门,该接受的检查都跑不了,这才是日常监管应有的常态。今天关门就明天再检,连续关门就主动约谈,有了问题绝不姑息,没有问题就再接再厉,监管越是锲而不舍、一丝不苟,百姓就越多一分保障,多一点心安。
几家商户关门,网络上就如此关注,可见社会公众对市场监管是何等地看重。这也更加提醒监管部门在执行日常检查、巡查时,要做到程序规范、执法严格,强化检查的随机性和突然性,增强执法的透明度和公信力。同时加强与公众的沟通,及时公开检查结果和处理情况,增进公众对监管工作的信任,也有助于形成社会监督的氛围。此外,利用现代技术手段,如大数据分析、远程监控等,可以提高监管的效率和精准度,减少对传统现场检查的依赖。
商家作为市场的重要参与者,也应充分认识到,配合监管部门检查是应尽的义务,关门停业不仅不能解决问题,反而可能带来更大的法律风险和商业损失。只有积极配合检查,及时整改问题,才能树立良好的信誉,让生意越做越红火。